中国当代散文精选入围作品:秋到黄河口||王明新

秋到黄河口

◊王明新(山东)

黄河口的秋天是被染出来的。秋天像一位高明的水彩画大师,她的第一笔抹在芦苇上,这时候的芦苇,梢头伸出了细而长的茎,如刷子一样的穗把茎压得弯成一段漂亮弧线,秋天轻轻一抹,那穗就绽放了,绽放出满世界的“芦花雪”;她的第二笔涂在黄蓿菜上,黄蓿菜是一种紧紧贴着地皮生长的矮小植物,却喜欢物以类聚,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上成片生长,秋天随意一涂,黄蓿菜们就这一片那一片如燃烧的火一样红了;她的第三笔挥洒在树叶上,黄河口的树主要有洋槐、柳树、白蜡、法国梧桐等,秋天大笔一挥,所有树叶就一片金黄了。

俗语说:秋风凉,蟹脚痒。每年到了菊黄稻香的季节,大闸蟹性发育成熟,此时也是黄河口大闸蟹正肥的时候,大闸蟹会纷纷爬上岸寻找配偶,这时候抓大闸蟹手到擒来。黄河口大闸蟹生猛,生命力顽强,买回去放在容器中,只要略洒点水,几天几夜都不会死,如果稍有疏忽,它们还会逃得无影无踪。大闸蟹以蒸食为佳,但生猛的黄河口大闸蟹会在锅里拼命挣扎,弄得折胳膊断腿,蟹黄流得到处都是。有经验的卖蟹人告诉我,大闸蟹上锅蒸之前先用冷水煮,因为水温是逐渐升高的,所以大闸蟹不会挣扎,等它们要挣扎的时候却无能为力了,这时候再取出来上锅蒸。大闸蟹蒸好后,掀开蟹盖,黄澄澄的蟹黄便露了出来,蘸着姜汁醋食用,不管是蟹黄还是蟹肉,都香中透鲜,鲜中透香,堪称人间美味。

这些年随着国家对黄河水调控力度的加大,和每年调水调沙,大量黄河水不断涌入黄河口湿地,湿地面积也不断增加。湿地中柳树与芦苇参差,水道纵横,点缀着一个个湖泊。蹬上了望台,放眼四望,在秋天的阳光下,浩浩荡荡的芦苇丛,铺天盖地的柳树林,成片成片的紫红色黄蓿菜,如一幅浓彩重墨的水彩画。随着湿地生态的持续优化,湿地不仅成为鸟的乐园,还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据有关资料称,每年从这里迁徙路过的鸟类多达几十种,约600多万只,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国际机场”。秋天是观鸟的最好季节,保护区内鸟的种类和数量已经由1990年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296种,占中国鸟类总种数的五分之一,常在这里栖息的鸟类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大鸨、东方白鹳、黑鹳、金雕、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遗鸥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0多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9种。到了秋天,迁徙路过的鸟类主要有大雁、灰鹤、白天鹅等。进入保护区,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地上徜徉的,全是鸟。鸟的叫声更是此起彼伏,啁啾不断。此情此景,都不能不让人想起王勃《腾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养育了黄河口浩浩荡荡的芦苇林。每年秋天都会有无数的外乡人,开着三轮四轮的拖拉机,赶着马车驴车,拉着人力车,从天南地北,从四面八方,成群结队向黄河口集结。他们拖家带口,因此到了黄河口先安营扎寨,埋锅起灶,然后是打苇子,圈地盘。每天天还不亮,女人就起身点火做饭了,男人吃饱喝足,抡圆了臂膀,把芦苇一片片割倒,在秋天的阳光下晾晒,女人送水送饭看家,小孩子满世界跑闹,声声狗吠,袅袅炊烟,昔日荒芜人烟的芦苇荡,俨然成了一个充满人间烟火的村落。直到天寒地冻,他们才收拾行囊,满载着一座座小山似的芦苇起程。拖拉机突突响着,长鞭一声声炸开,铃声叮当,人喊,马嘶,驴叫,狗咬,那是一个无比隆重的丰收庆典啊!芦苇浑身都是宝,编席,织箔,盖房子,还是造纸的极好材料。

秋天来了,生活在黄河口的石油人有了一段好日子。黄河口的春天,风一场接一场,风裹着黄沙,刮得遮天蔽日,在野外作业的石油人,吃饭也要拌着黄沙咽。黄河口的夏天也难熬,太阳毒辣,爱美的女人出门没有不带伞的,蚊子小咬尤其多,在野外作业的石油人,穿着细帆布工作都不顶用。黄河口的冬天,多风少雪,干冷还长,风一天刮到晚,无遮无拦,肆无忌惮,不只黄河结冰,连渤海湾都变成了玉的世界。只有到了秋天,天气不冷不热,风也少了许多,常常整整一天,树叶儿都纹丝不动。天蓝云白,秋高气爽,鸟的叫声也格外响亮。在这样的天气里石油人干起活来,手脚利索,在温吞吞的阳光下,老人更是晒出满脸幸福。但只要一入秋,钻井和采油工人就拿出棉工服来在太阳下晾晒了,因为钻井和采油工人要上夜班,黄河口夜里秋风凉,把棉工服晒干了穿在身上干起活来才有劲。在一年中这个最好的季节里,他们希望为国家捧出更多的石油,更希望找到几个新的油田。

秋天来了,带着斑斓的色彩,带着多汁的梦想,来到了黄河口!要品尝黄河口大闸蟹,要观鸟,要看黄河口湿地上的野风景,要想了解石油工人,你就到黄河口来吧!


♦作者简介:

王明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1981年起,已在《北京文学》《青年文学》《雨花》《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延河》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150多万字。小说曾入选《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和《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中国年度微型小说精选》《当代小小说大系》等各种图书几十种,曾获“铁人”文学奖、“朝阳”文学奖,中国石化集团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林语堂杯”小小说大赛一等奖。


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稿大赛啦

中国当代散文精选  

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稿随着中国散文的繁荣与发展,新秀不断地涌现,为全面反映当代散文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方面作出的努力及贡献,集中展示当代散文家及散文创作的整体阵营和整体水平,继续推出新人、新作,壮大散文创作队伍,进一步推进当代散文的研讨、交流和发展,并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去洞察和认识社会,激发广大散文作者用智慧和才华去肩负使命和重任。基于此,我们组织名人、名家,投入巨大的物力、财力,编纂《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一书。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欢迎通过电子邮件投稿,请不要重复投稿,电子投稿后,请不要再寄来纸稿。投稿请注明详细联系地址、邮编、电话,微信号、投稿后请关注博海书香公众号:bhsx272580736和国际诗歌网:www.gjsgshxh.com 每天将发表部分入围作品)。截稿日期:2018年11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联 系 人: 丁红梅    戴三星

美国分会联系人:马梦瑶

桂林分会联系人:何兰青

九江分会联系人:柳守猛

联系电话:(010)  56140133   13691058281(戴三星)

投稿后请加国际诗歌网微信号:bhsx08

主办单位:

国际诗词协会

国际诗歌网

国际诗词协会 |中国旅游文学 | 博海书香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术顾问:丁芒    丁一    冰耘   潘颂德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秘  书 长: 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沈裕慎   李 平   戴三星

梁全义    陈锦绵    蒲公英    何兰青

马梦瑶    李汝保    朱超群     陈立琛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李剑青   涂作武       张石珍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排名不分先后)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国际诗歌网原创,作者:国际诗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sgxh.com/prose/2528.html

1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后发表评论

上一篇

中国当代散文精选入围作品:美丽的遇见|| 刘爱玲

下一篇

中国当代散文精选入围作品:雄奇壮美的张家界||高秀群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