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云台山
◊许道连(安徽)
初春时节我和孩子开始了云台山一日游。当我第一眼看见云台山的时候,那漫山遍野已在春风的吹拂下万物开始复苏,到处涌动着春意,山开始换上了绿装,水也变绿了。绿成了云台山初春的主色调。当你遥望茫茫云海之中,山峰在云雾中连绵起伏涌动,幽远而神秘。云台山刀削鬼斧造化出山峰险峻,使其云雾萦绕在峰壑之间。“山中何所有,岭上白云多。”这可能是对云台山景象真切的描述,也是对云台山山名的最好诠释吧!
我们父子俩随人流向红石峡走去。远眺红石峡犹如一条红色的彩带悬挂在云台山的碧绿山野之中,把云台山妆扮得更加绚丽夺目,形成独特的景观。顺着崖廊缓缓前行,峰回路转,当置身于峡谷,环视四周,高山挺拔耸立,雄奇伟岸之处又不乏曲折迂回、清溪幽潭之地。只见几条瀑布沿着山体倾泻而下,跌入峡谷深潭之中,一池池清澈碧透流动的水,倒映着舞动的山和舒卷的云,犹如一幅流动着的山水画;再远望谷口南端,山体与山体之间只留出一道窄缝,谷两侧耸立的高山之上有一巨石摇摇欲坠,恰似一个石阙,一游客惊叹道:“一线天”。红石峡就是这样把泉、瀑、溪、潭集于一谷,融秀、幽、雄、险为一体,小中见大, 被人们形象地誉为“缩小的山水世界,放大的盆景峡谷”。
当你望着一处处美景,仿若有种置身仙境的错觉,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真山真水。恍若进入了水墨丹青的国画之中。难怪古怀庆一知府在一首诗里写道:“何年鬼斧劈层崖,鸟翼飞来一线开;斜阳在山归意懒,不堪回首重徘徊。”
我们继续沿山道前行,山道在半山腰蜿蜒曲折。在一岩洞入口岩壁上不知何人所题诗句:“无限青山行欲尽,山光潭影空人心;清溪抚弦琴声古,丹崖龙池岁月深!”看着这样的美景,读着这样的诗句,人们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不快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在红石峡山腰间行走,赫红色的山体使孩子产生好奇,脱口便说:“这里的山的颜色与其他地方山体怎么不一样?”我也不懂地质知识,只是不确定地回答说:“可能所含成份不一样吧?”正说着,身后的导游正向一群游客解释道:“这是地质变迁在无数次的造山运动所形成的,岩石中含有石英砂,抬升地面后,才形成今天的峡谷崖壁。崖壁中铁质岩石经年累月被氧化后,使山体崖石变成了红色。”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美景,还能通过崖壁地貌了解到云台山横空出世的内在原因。使游客们也增长了地质方面的知识。
山无水而无趣。从红石峡出来,一个很大的湖展现在我们眼前。两岸青山对峙,中间夹一带绿水,山水相依,展现出一幅高峡出平湖的景色。经导游介绍,这个湖叫子房湖,因西汉名臣张良(别名张子房)在此隐居而得名。碧波荡漾的湖水给人一种“一水无崖静,群峰一眼春”的意境。
游览过红峡谷、子房湖,我们乘车沿盘山道前往茱萸山景区,途经19个隧道。游览车穿行其中,渠洞相连,起伏逶迤,有如音乐般的韵律,时而低吟浅唱,时而荡气回肠。每个隧道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人们还是形象地统称为叠彩洞。隧道与隧道之间,怡人的山色各有不同,让人称奇难忘。
从景区停车场下车,我们父子俩简单吃了点午饭,便按景点指示牌向凤凰岭行进。如织的游客在山道石板台阶上缓缓移动,我为赶时间,便在台阶旁的斜坡上急步攀行,游客们与我擦肩,树木从我身边闪过,不多时便到了凤凰岭。在凤凰岭见一道观:云台观。大门两旁有一副对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观院落不大,但从檐柱斑驳陆离痕迹上看,年代已久远。在道观对面,就是凤凰岭标志性建筑“重阳阁”,看上去所建年代不长,据说是在原址上仿造旧阁重建的。考虑时间关系就没有登阁观景,而是选择了到另一座山,体验行走玻璃栈道的感觉。栈道沿半山腰崖壁而建呈U型,行走在通透的栈道上,透过玻璃往下望去,整个人仿佛悬空于峡谷之上,不仅山间美景一览无余,而且还有一种紧张、刺激别样的感受。
走出凤凰岭,我们父子俩辗转向着云台山主峰茱萸峰行进。茱萸峰因遍生茱萸而得名,唐代大诗人王维在此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有人说这首诗是王维登"重阳阁"时所写,这只有史学界和文学大家们去考证了。
茱萸峰看上去不怎么高,但是攀登起来很费劲,有些山道陡峭倾斜足有六七十度,这时你得脚手并用,共同发力向上攀行,攀行中,游人们大都累得气喘吁吁。此时,我竟然想起了李大钊的一句话:“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可不是吗?沿途中远山近岭的山色,神工鬼斧的悬崖峭壁,山风吹过山林间的阵阵涛声,峡谷之中溪流潺潺,山巅之上道观林立,无不让人为之陶醉。
走近一座座道观,每座建筑都依山势而建,飞檐翘角,镂空门窗,雕梁画栋,彰显出宗教特色,肃穆而庄重。在关帝庙,院内左右两侧分别是元辰殿和福寿堂,正面是关帝殿。而元辰殿门柱上了锈的铜铸楹联读来发人深思,给人以启迪和教化:“善恶报施莫道竟无前世事,名利争尽须知总有下场时。”
走过关帝庙再经过一段艰辛的攀行,终于登上了顶峰——茱萸峰,玄帝宫就位于茱萸峰上。正院主殿是真武殿,东院为甲子殿,西院为娘娘殿,后殿为玉帝殿。玄帝宫几乎占据了整个山顶,形成了“顶即是庙,庙即是顶”的奇观景象。
据称,玄帝宫源于汉魏,为历代隐士修炼隐居之所。轩辕皇帝曾于此飞升,至今尚有升仙台遗址。明成祖因为有真武大帝助其登基之说,云台山上玄帝宫名声大显,天下也便有了“南顶武当,北顶云台”之说。
行走在用黑色大理石铺成的宫前广场平台上,北望太行深处,巍巍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平原,沃野千里,织锦铺绣。这不禁使人心旷神怡,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在广场中有座精美的地标,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海拔1297.6米的茱萸峰顶,这就是云台山主峰,我们父子俩站立此处合影留念,将身影定格于云台山顶峰之中。
有人说,旅游是一种寻找,寻找一种享受;也有人说,旅游是一种修行。要我说,旅游是一感悟,一种升华。云台山的山,让我感悟到它的雄伟缘自坚韧和守衡;云台山的水,晶莹剔透,或直流而下,或缓缓流淌,虽道路曲折,但不改初心,勇往直前。它启示着人们,要实现目标和理想,就必须不畏艰辛,艰苦卓绝地执着奋进,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人生的价值。
【作者简介】
许道连, 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组织编辑出版有《霍邱风情》。散文和随笔发表于报刊和网络。 其作品《漫话姜家湖》和《异乡同源话松滋》分获中国作协《文艺报》社和中国作协《中国作家》杂志二等奖。在全国文学创作大赛中,多篇参赛作品获奖并纳入国家级出版社出版。
国际诗歌网原创,作者:国际诗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sgxh.com/prose/2564.html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