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学生眼中的毛泽东其人
♢董衿希(台湾)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陈永发院士在他的《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中评述:毛泽东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人物。在历史学家的眼中,能称得上“人物”的,那将意味着这样的角色具有多重涵义且分量很重,一个铁定的事实是,他已经属于那些终究要被后人“留下”的那一类。他在时间中永恒,历史将会在系普中给他安排一个适当的位置。
陈永发院士研究毛泽东的初衷,是因为他觉得毛泽东极富有魅力。“毛泽东作为一个农民知识分子,如何能够在短短20多年时间内聚集起如此强大的力量,并最终实现目标?在国功两党的知识教养,文化素养的优秀者中,毛泽东只是其中一员,怎可以如此非常耀眼的凸显出来?”
而当陈永发作为历史学者质询这些问题时,我忽然间想到了曾经居住在宁波,访问方太集团营销部的总裁陈浩的情景。我曾问那位国际五百强的企业营销精英,他最敬重的人物是谁。他闪亮的眼镜片下一双明眸辉映着朝阳,于是,他便在晨曦中缓缓抬起头来,非常虔诚的看着窗外的太阳说“是毛泽东”。当我问道为什么崇拜毛泽东时,他也如同陈永发一样被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吸引般的说道:“毛泽东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可以带领农民打仗;作为一名农民,他写出了千古文章。他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建立起如同钢铁一样的城墙,带兵打仗,他是将军,振臂一呼,四海皆振。他如此的光耀寰宇,震惊海内,他如此的伟岸雄姿,英气飒爽。他如何能够这样‘神圣’?我辈向他学习一辈子,也要望尘莫及啊!”
毛泽东的英烈令人敬仰,他的豪情万丈,他的纵臂八方,都使人不由得心生向往。毛主席正如同日中天的太阳,即便时间的长河荏苒而过,他的光与暖却依旧能够照射到阅读他,探讨他的人们心里去。
读他的诗,就能让人热爱他。
那首《沁园春·雪》写出了多少壮志英豪,那诗里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伟人的气魄,胸襟,他深邃的眼光,欲与天公比高的英姿轩昂,不禁令人振奋,令人澎湃,更令人感到了巨大的摄受力,毛泽东不仅在五十多年前金戈铁马征服了羌胡夷狄,更在历史的今天,征服了海内外的华夏儿女,甚至,他征服了那些说外语的公民们。
正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许桌云院士说的那样:历史以自己超越个体生命的形式不断地讲述关于祖先的经历、磨难、斑迹和教训,而毛泽东、拿破仑这样的勇士,每隔十年历史将会予以更积极更新式的评价。
我在台湾国立大学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毛泽东,在这里,他是岁月永恒的智者,他是具有梦想的人们的指明灯,他不仅仅是一种情怀,他更是探寻历史的人的窗口。“毛泽东”三个字在当今的国际社会,已经演变为一种精神,一种朝气,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体系。毛泽东是全球人类的“毛泽东”,代表着某种深意,像孔子、关公一样具有文化符号和普世能力。
就像我家中的母亲,她出生在新中国初期,毛泽东对她来讲如同神明一样的存在。在中国也有毛公山之说,祭拜毛公山,就像祭拜自己的先祖。我一点也不怀疑,为毛泽东点上三支香,如果虔敬许愿,也许他真会显灵。因为在中国的民间信仰里,只凡是为国立过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都有享太庙的权力。毛泽东又何止是功劳,他是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勇者,他是解放千千万人民的领导人,他为无数贫瘠的土壤送去春雨,为无边匮乏的灵魂打开天路。
这就是我们的领袖——毛泽东。
中华民族五千余年之灿烂文化,广博无垠、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于浩若烟海之文学史中,其诗歌艺术尤为辉煌突兀,并随时代不断创新发展,闪灼古今;正《诗品·序》中所谓“照烛三才,晖丽万有”者也。现正紧随繁荣昌盛之祖国,民族复兴之盛世;全国到处,诗思如潮,迸发出中华民族万众心灵璀璨之花,晖曜中华传统之美德。正以激浊扬清之势,争取高素质之思想净化,将以铸造新时代中华传统诗歌之更大辉煌;使我中华诗歌瑰宝中含有之独特智慧之光,不断照亮人类和谐之心路,以引发共鸣,走向诗样清纯和谐之美好世界。
征稿对象:海内外的汉语诗人,不分民族与性别,不论资历与年龄,唯以质量取稿。
征稿范围:古体诗词、新诗等。
征稿要求:请一次性发来自己满意的古体诗词1-3首或新诗1-2首作品,且新诗不超过50行,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年龄、准确地址、邮编、电话及个人简历(150字内)。作者本人生活照片一张,参赛作品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奖项设置:金奖30名,出版基金1000元;银奖60名,出版基金500元;铜奖120名,出版基金200元;以上奖项均颁发获奖牌和出版基金卷。获奖作者推荐加入国际诗词协会。截稿日期:2019年3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投稿邮箱:gjscxhzg@sina.com,(投稿标题写作者姓名+作品名称、重复投稿无效)电子版投稿后请勿再寄纸稿。(投稿后请关注博海书香公众号bhsx272580736和国际诗歌网:www.gjsgshxh.com每天将在发表入选作品)
联 系 人: 丁红梅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13691058281
国际诗歌网微信号:bhsx08
国际诗歌网原创,作者:国际诗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sgxh.com/news/2823.html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