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戴三星
黄巢吟菊诗中,有一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广为传诵。不知道是黄巢流露的帝王梦想,还是为身处寒秋的菊花鸣不平。而世人咏菊赞菊,正是奔了菊花傲霜挺立的英姿。
耐寒草木,说到底,没有超过松柏的。自孔老夫子以缓舒纡徐的口吻道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之后,几千年来的学人士子,无不把松柏精神作为一种操守,一种寄托,一种象征,来烛照精神生活,寻根求源,乃是一种不愿与流俗同流合污的理想,是一种保持特立独行品质的精神支撑。在自然界,人和草木一样,都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荣枯生发,生老病死,都逃不出自然这双“看不见的手”的掌心。而要在芸芸众生之中,将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也只有凸显、放大自己的特异之处这一条路径了。严霜下的菊花,风雪中的松柏,也只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规律引领下的生命。桃李芬芳之际,有人指责“轻薄桃花逐水流”,似乎桃花是趋炎附势之辈。但桃李的风华,也只是应时而发,随性而为,薄桃李而重菊花,和爱喜鹊而恶乌鸦一样,不过是积习在作祟之已。
学人士子以松柏、菊花来映衬、彰显自己草异的品质,似乎还有情可原,但走向极端而故弄玄虚,便显出矫情的可恶了。刘伶“死便埋我”的大话,谢安故作镇静的掩饰,都有一种作秀的成份,便是庄周因丧妻鼓盆而歌,也是一种值得怀疑的真实。因此,春兰秋菊,各得其所,随缘适性,乃是天机。人生百年,不过一瞬,随性而为,方可臻于内心的平静。正如“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菊花如此多娇!自古以来,人们颂菊、赞菊,有多少诗人、作家与菊结下了不解之缘,又有多少骚人墨客给人留下了关于菊的佳作名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清代大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诗词写出了花与人的关系,道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伟大的革命家陈毅更以“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的光辉诗篇,深切表达了革命者不畏困难、敢于斗争的豁达情怀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我吟诵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是啊!多少年来,菊,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激励着人们奋进。中国人民养菊、赏菊,更爱菊,不正是因为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执著追求的情怀吗?
看着,走着,拍着,想着,渐渐地,从我心底升腾起从未有过的一种感情……
作者简介:
戴三星,又名戴斌杰,1983年出生,江西省修水县人。中国旅游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西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协会会员。现任国际诗词协会秘书长,匡庐书画院副院长。先后就读九江师范及京工商大学,在校期间兼任《管业精英》杂志编辑及策划,2008年毕业后到卫生部工作,先后担任卫生画报及卫生部公报编辑。潜心从事书画,摄影和辞书编纂工作,主编出版大型著作《党照中国》《中国当代散文精选280篇》《建国60周年——中国作家诗文大系》《当代书画名家》《中国最美游记》等书籍,并主编《当代作家文丛》1-18辑等系列丛书出版工程。
国际诗歌网原创,作者:国际诗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sgxh.com/prose/2440.html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