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故乡映山红(散文)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顾问 郑林森)
我的故乡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有全国闻名的中国大雅堂。北宋大雅堂遗址外的山坡上,盛开着红得可爱的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每当我想到她,就想到世界文化名人李白的诗“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她春季开花,花冠阔漏斗形,红色,2—6朵簇生枝端。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半常绿或落叶灌木,是一种美丽常见的观赏植物,又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正如《辞海》中记载:“杜鹃花,同属种类很多,我国约600种。以西南和西部分布最盛,为世界著名观赏植物。”春末夏初,游人一出丹棱县城到玉案山(俗名南门山,又名笔架山)下,便可看到漫山遍野花繁叶茂的杜鹃花。那一朵朵、一团团、一簇簇红艳艳的,多么逗人喜爱的杜鹃花,多么值得赞颂啊!“少陵如可作,吾与再论诗”①,我多么想赋诗赞美故乡的杜鹃花啊!
每逢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常去拍照,或采摘一些花束回家插在花瓶里观赏。春风和煦,人站在杜鹃花丛中又是一番风采。那火焰般跳动的映山红像红云,像彩霞,像彩带,缭绕着山丘,缭绕着田野,缭绕着山村……在朝阳的辉映下,夺目生辉。微风过处,一簇簇火焰,跳跃着延伸到天际。再细看,微风吹拂,它又像奥运的火炬在传递似的。到处跳荡着它们那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展示出它们美丽的笑靥似的。杜鹃花开在山上,山被染红了;杜鹃花开在溪畔,淙淙的清泉被映红了;人在杜鹃花丛中,也被染了一身红。北宋大雅堂遗址外杜鹃花在绿叶簇拥下,像一张张红绿相间的彩锦在阳光下挥舞,红光闪闪,绚丽多彩。红花在春风中摇头招手,把青山绿水打扮得实在迷人。我忽然想起《丹棱县志》上的有名的诗名:“噫嘻!《玉垒》原属风人乡。况乃,丹棱山水发奇光,诗有子美(杜子美,杜甫)书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遗音大雅何琳琅。”②此时,我觉得语言大师和高明的画家也难描绘此景;使人觉得不知道是一幅杜鹃花的图画挂在这里,还是图画里的杜鹃花变活似的。我多么想成为一个丹青画家,画出一幅眼前的美景,再登大雅之堂。
面对故乡杜鹃花,我常深思:它们在纵横交错的路边,在清清的小溪畔,层层叠叠的地竞相开放。杜鹃花不择地势,无论在显眼和不显眼的地方,都脚踏实地地无私奉献自己的美丽,去装点祖国的江山的多娇。使我又想起另一诗名:“南安胜景壮江乡,白鹤儒林大雅堂。巽崖书影翻深院,宝塔(隋代丹棱白塔)钟声出上方。鹤岭晴岚分野色,龟山古桂发秋香。普照夕阳看不足,却随仙侣钓沧浪。”③杜鹃花不需要人们管理和施肥,却能经受狂风暴雨的洗礼后更显一番神韵。“雨过江山丽”④,杜鹃花鸟鸣。那故乡一片片火红的杜鹃花,便是一颗颗火红的心。有时人们能听到满山杜鹃花的红花和绿叶在“哗哗”作响,仿佛是人们高举长征红旗在进行新长征中,旗帜的飘响声,又仿佛是改革开放中取得胜利人们的脚步声。莫非是杜鹃花真的动了情,在赞颂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劳动模范……
丹棱镇青龙村四社脱贫致富的农民典型刘福忠抓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契机,大显身手,修鱼池,开发荒山,建优质果园,发展养猪和养兔业,很快摆脱贫困,成为全县农民中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他在中央电视台专访栏目中高兴地说:“1993年,我家收入达16000元。”“1994年2月我家盖了一幢318平方米的新楼房。”他还说出亿万人民的心里话: “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不忘邓小平。”“不知道哪里能买到邓小平的画像。”中央美术学院李琦教授决定通过中央电视台给这位农民赠送领袖画像。他在附去的信中还写道:“上有共产党,下有像你这样的亿万人民,我们中华民族是最有希望的”。( 《中国教育报》发表的《丹青鸿雁传深情——画家李琦给农民送画的故事》)
丹棱人民使丹棱城乡面貌换新颜,装点着故乡丹棱山川的美丽。当你登临笔架山新时代重建的大雅堂,俯瞰丹棱城会使你大吃一惊,丹棱什么时候冒出这么多楼房!在众多的瓷砖衬贴的新楼前,昔日辉煌的旧七层大楼已黯然失色。全城的楼房已成林立之势。大雅新城更是美丽多姿。万景大雅城紧邻大雅堂公园彰显千年中国大雅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传承苏轼、黄庭坚“天人为大(以‘天、天宇’为大,以‘人民’为大),风骚(指代中国文学艺术美和具有高尚人格及高尚文艺素养的人)是雅”的中国大雅文化的观点,成为眉山市旅游圣地,享誉全国。它们共同谱写西南旅游干线的华美乐章!它们铸就天府新区人文景观的后花园!它们铸成与成都的1小时繁华经济圈,品牌开发企业商业,升值潜力无限!它们倾力打造丹棱城市新中心,人文商业集群,文化商机尽显,容财富文化一座城的新格局。
我爱故乡的杜鹃花,更爱故乡人民像杜鹃花一样的个性,品质和坚强的意志以及奋勇拼博、实现中国梦、勇于创新的大雅精神!
忆往昔,中美合资四川丹齿实业公司进入全国最大规模和利税500强企业,它是国家二级企业。该公司生产的摩托车齿轮质量达到日本进口原件,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在全国摩办排名全国第一。它楼房上的“丹棱齿轮城”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在星光中交烁生辉;1998年初,又建成华厦大酒店和钟楼,它上面的闪光灯在夜色中闪烁,这些使丹棱城变成为真正的“不夜城”似的。
丹棱县老峨山(它是成都南来第一山,南方丝绸之路经过此山。世界文化名苏轼题写的“老峨眉山”就刻在此山)茶叶深加工及观光园项目促进丹棱县茶产业发展,同时实现精准扶贫。2013年成立丹棱县老峨山茶业协会,该项目辐射区域包括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三合村,岐山村、峨山村、廖店村4个省级贫困村,金花村、金峡村、玉柱村,大木河村、峨山村5个市级贫困村。九个贫困村主导产业以茶叶为主,全体村民80%以上收入以茶叶为主,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解决当地茶叶原料销售难、价格低等重大问题。2015年,四川老峨山茶业有限公司实施“市场+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运作,有机结合“互联网+”,线上线下互联运营,2015年公司率先获取无公害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茶产品转换认证。2016年经国家农业部检测企业茶叶种植区硒元素含量为每公斤0.105毫克。经过几年发展,企业先后荣获国家示范社、省级示范农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丹峨仙”商标荣获市知名商标。2017年5月已成为眉山地区茶产业领头雁。
他们在茶叶战线上诚信爱国、勇担重任,建功立业、奋发创新,为丹棱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用爱国爱家乡的激情点燃“创新创业梦”,以辉煌事业筑就“伟大的中国梦”!让象征脱贫致富人民的杜鹃花开得更胜吧!
丹棱县人民打造了全国最大的不知火标准示范园。2016年,丹棱成功举办“丹棱不知火桔橙暨桃花生态旅游节”和“中国桔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与苏宁易购合作,网上开设“丹棱馆”,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收入近12亿元。2016年,丹棱建成了种植面积11万亩,产值12亿元的不知火“双十园区”,是全国最大的优质不知火生产基地县,不知火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认证;创造种植环境最宜、标准化水平最高、基地规模最大、综合品质最优、消费者反响最好的丹棱“不知火”。让象征具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大雅精神人民的杜鹃花开得更美吧!
勤劳创新的梅湾人民,打造了大雅梅湾、魅力梅湾的业绩。它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国的先进典型。走进梅湾,绿树掩映,青山环绕,生态梅湾的桃花源风景区使人流连忘返。一幢幢小白洋楼辉映在产业梅湾的绿树之中,粉红的桃花,米白的橙花,压满枝头的不知火,犹如一幅美丽乡村画卷美不胜收。梅湾村人民巧借“齐乐桃花源,丹棱乡村游”的东风,建成“十里桃花红,万顷橙花香”黄金旅游快速通道;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打造千亩柑桔高标准果园,先后建成桃花扇广场等十多个景观,走农旅融合之路,举办了多届大雅不知火桔橙桃花旅游节;千人唢呐齐奏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2016年全国果茶提质增效现场会在梅湾村召开。打造梅湾不知火标准示范园;建成全县生产设施最好的以科技、生态、品牌为理念的科普学习、农旅观光、标准生产的标准化果园。更是周边10万亩“不知火”产业园区的核心。该村2016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6000万元。
2014年1月25日丹棱人民建成新时代中国大雅堂。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大雅文化的内涵:“国强民富、开放包容为大,诚信创新、高尚和美是雅”(摘自《中国当代文艺》等书)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大雅精神是:“奋勇拼博,文明奉献,诚信爱国,自强创新”(摘自《时代报告》等书)。让全国各地人民登中国大雅堂,感受千年大雅文化遗风,热爱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900多首大雅诗。热爱世界文化名人苏轼的大雅诗和北宋大雅堂的题词等,传承苏轼、黄庭坚主张的“天人为大,风骚是雅”的大雅文化的观点,传承中国大雅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共享热爱中国大雅文化,登中国大雅堂的幸福感。游览眉山市丹棱县的老峨眉山(俗称老峨山,她是峨眉山市的峨眉山的姐姐),感受六月六登老峨山,观以世界文化名人苏轼命名“东坡岭”的美景,登山祈福。到丹棱县的齐乐桃花源、顺龙乡幸福古村、杨场镇唐代诗仙李白写《静夜思》的竹林寺映月井旁、丹犁古国遗址和秦汉时期生产食盐的古井村,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隋朝白塔和唐代媚态女观音神像(刻成于公元753年,比南海女观音早115年)、中国女皇武则天命名的“圣母洞”等地旅游,品尝丹棱冻粑、曹八孃米豆粉、牛角寨老腊肉、老峨山窖酒等特色美食。饱览大雅故里的美丽乡村景色和体验古镇、古寨、古村风韵以及女皇武则天公元697年书写“青霞晚曌”的书法美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丹棱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让象征中国大雅故里人民的杜鹃花在人们心中永远开放吧!
我爱故乡的杜鹃花,更爱新时代的中国大雅堂,也更爱拥有中国大雅精神的丹棱人民。
注:①②③④选自《丹棱县志》(清光绪版)中清代名人咏大雅堂诗。
作者简介:
郑林森,客座教授、高级院士、高级编辑、文学家、诗人、中国高级作家、著名书法家、杰出人民艺术家、优秀教育专家。男,1947年10月1日生于唐宋八大家占三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乡,四川眉山市丹棱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乐山教育学院中文系、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职称高级院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顾问、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学会常委、中国国际国学院名誉院长并授予终身高级院士职称,南京中山文学院客座教授,世界文化名人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中央文艺出版社终身名誉社长、中国人民艺术博览馆副馆长、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吉林名人文化研究院院士、中国文化研究院院士,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八一画院名誉院长、世界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李白学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族文艺家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世界英才荟萃博览研究院院士、中国传统艺术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美术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诗联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政协书院副院长、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世界教科组织联合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世界教科组织联合协会首席艺术家荣誉称号、中国国学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国学学会副主席、国际孔子汉学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中国诗书画联盟网终身名誉主席、中国梦艺术网终身艺术顾问、中国艺术百科艺术总监、中国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授予“中国科技专家称号”、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文联副主席等。
“桂林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二届文学艺术大赛开始啦!
“桂林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二届文学艺术全国大赛旨在激励更多文学创作者,以美学眼光审视祖国大好河山,以真情实感抒情达意,挖掘更多的生态旅游文化、民族文化、美食文化和宗教文化内涵,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附征稿启事(http://www.gjsgxh.com/news/1143.html)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欢迎通过电子邮件投稿,请勿用附件发送稿件,也不要重复投稿,电子投稿后,请不要再寄来纸稿。
投稿请注明详细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微信号,投稿后请关注博海书香公众号:bhsx272580736和国际诗歌网:www.gjsgshxh.com 每天将发表部分入围作品)。
联 系 人:何兰青 李平 李松云 丁红梅 戴三星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18296298816(李松云)
国际诗歌网原创,作者:国际诗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sgxh.com/prose/1830.html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