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六届文学大赛颁奖典礼暨中国作家诗文创作高峰论坛在延安隆重落下帷幕
夏热未退,秋风乍起。“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六届文学艺术大赛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于8月12日在红色革命圣地——延安隆重开幕,来自北京、吉林、甘肃、山西、河北、山东、陕西、河南、安徽、上海、江苏、江西、四川、湖北、湖南、浙江、广东等20多个省、市近100名诗人、作家、书画家参加了本届盛会。
2022“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六届文学艺术大赛由国际诗歌网、《华人文学》杂志社、《上海散文》杂志社、中国最美游记评审委员会主办,东方旅游文化网协办,遵义华洋苦荞酒业有限公司、桂林谷子珠宝有限公司、深圳盛泰安科技有限公司赞助,江西煜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长江文学》提供学术支持。
2022“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六届文学艺术大赛征文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作家们以独立的文学艺术主张与精神立场为出发点,积极弘扬生态文化与旅游文化,促进传统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通过美学眼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以真情实感抒情达意,挖掘生态旅游文化、民族文化、美食文化的内涵。
本届大赛历时4个月,共收到有效投稿作品18632篇,其中有近260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参赛。美国、澳洲、新西兰、新加坡、泰国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许多作家也参与了本次大赛。6月30日经组委会专家初评,有1800余篇各类文学题材作品进入终评; 7月2日,专家评委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原则,进行终评环节,最终290篇作品获得本届征文大赛奖。
颁奖典礼上,国家一级作家、国际诗歌网顾问丁一先生发表致辞,对获奖作者表示衷心祝贺。
随后由大赛组委会公布获奖名单:
1.夏梓言的《山河帖:风雅西塘》、谭庆荣的《遐想在上里》、黄志洪的《美兮,山城重庆》、吴云峰的《倾听一曲回响千年的余音》、李富强的《绍兴古城行吟》、吴昉的《仿古新韵长歌行 世界天眼歌(组诗)》获一等奖;
2.杜秀香的《人在旅途》、陶静的《轻舟已过万重山》、胡才明的《黔中一绝——天河潭游记》、陈远伦的《历史山西》、侯振荣的《乡村振兴“桃花源”》、袁忠的《行走贵州看“天眼”》、林妍娉的《剑门回首》、吴天敏的《走笔赊店》、彭小平的《古镇青居若荆虹》、王爱国的《故宫怀古》、戴金生的《锦绣之州,一幅舒展的风景画卷》、李方春的《这是最美的游记》、麻阳华的《雷锋时代的记忆》、胡令君的《天柱山情韵》、胡江宁的《 忆秦娥 夜抵白帝城》等46篇文学作品获二等奖;
3.杜存君的《印象饮马池》、力铭(谭瑜)的《上海行:望志路106号,你应该知道的故事》、郑凤玲的《记忆延安》、巩固的《霍林河畔的黄榆》、熊金玉的《醉美的湖》、王伟明的《亲情游 别样风景在心头》、弓晓平的《六朝烟雨地 金陵帝王州》、刘远翔的《祈福》、吕长荣《如诗如梦话家乡》、张永红的《一次心灵的回访》、严慧勇的《西“游”记》、张玉峰的《沙漠的春天(组诗)》、张敏慧的《玉田之歌》、陈若希的《少年》、吴忠祥的《夜游清渭楼》、胡伟东的《朱雀山下观雾凇》、胡宽宏的《畅游大水川赧抒拙见》等80篇作品获三等奖;
4.沈延滨的《走进丹东》、李国强的《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小兰寨》、张继成的《小院里的香椿树》、董艳丽的《高天上流云——我和孙子游太白》、张振东的《我们一家去延安》、李美森的《小城》、侯晨轶的《访金门有感》、李学俊的《神风赋》、陈红星的《走上卢沟桥》等129篇文学作品获优秀奖。
5.袁坚的《知青小屋》(反映知青题材的歌词)获本届大赛特别荣誉奖。在此衷心感谢吴云峰老师,在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六届文学大赛奖征集中充分发挥组织能力,推荐若干优秀作品荣获优秀组织奖。
8月13日下午2:20举办第六届中国作家诗文创作高峰论坛。国家一级作家、江南影视艺术学院、泰国清迈大学教授丁一作《诗散文文本解码》演讲,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洪华教授作《写作者的学养与格局》演讲,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硕士生导师、延安大学路遥与知青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梁向阳教授作分享《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演讲,浙江省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委员、浙江外国语学院翻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桂清扬教授作《全球本土化视阈下的诗歌观》演讲,作家、亲子教育指导师林妍娉女士分享《当我写作时 我在写什么》,资深记者、编辑熊金玉女士分享《我愿为树 钟情土地 胸怀大爱 悲天悯人》,诗人,高级中学校长吴忠祥先生分享《颁奖典礼感言》,南昌大学博士姜国华教授,中国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摄影杂志社》特约记者侯宪权先生以及多位高校教授参加了本届盛会。论坛由江西省煜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国际诗歌网丁红梅总编主持,资深编辑、《华人文学》杂志戴三星主编致辞。
8月14日,参会嘉宾、作者参观了南泥湾大生产革命纪念馆、北京知青旧居和黄河壶口瀑布,晚上举行第六届中国最美游记晚会;8月15日又参观了凤凰山中央政府所在地、延安宝塔、杨家岭中共七大会址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枣园中央书记处,并进行了入党宣誓,代表们深情回顾了延安,这个历史上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的革命圣地。
距今约3万年左右,延安已有晚期智人“黄龙人”生息。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所在地,它既是民族圣地,也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 年代末期中国革命圣地,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陕北民歌、信天游以其高亢激情的风韵在全国卷起“西北风”热潮,长久不息。安塞腰鼓还上过央视春晚重要节目,特别是《东方红》《白毛女》《黄河大合唱》《小二黑结婚》等舞蹈、歌曲更是家喻户晓。写过《人生》《平凡的世界》小说的著名作家路遥,就是在延安大学完成学业的,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出生于延安的女作家凌力写的《少年天子》与路遥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延安境内有各类文物遗址和革命遗址近万处。参会嘉宾、作者入住的圣通大酒店,打开窗子宝塔山尽收眼底。为此,本届大赛颁奖典礼、诗文创作高峰论坛及采风笔会选址延安,在国庆73周年和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有着特别深远的意义,不仅让作家老师深入了解红色革命历史和体验现实生活,而且也为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至此,2022“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六届文学艺术大赛颁奖典礼暨第六届中国作家诗文创作高峰论坛及延安采风活动,在8月15日的文艺晚会中胜利落下帷幕。
(大会组委会供稿)
国际诗歌网原创,作者:国际诗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sgxh.com/news/5933.html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