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的光辉
原创:何先永,笔名:东方武鸣
中国文学的产生,应追溯到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始由神话、歌谣、口传耳闻等等以及漫长的岁月加工而来,故谓源远流长。
中国文学,其实质就是中华民族文学,是以汉民族为主并包括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集中汇成的文学。体现在先秦、秦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五四运动前后难以计数的文词篇章,文海之中,维妙维肖。
早在汉字形成之时,已经展示了汉文字独特的个性,同时又普遍地明白中国文学是赖以文字为工具而成为有效表述的。
中国文字于横纵之间,典故生辉,寓意幽然深长,内外鬼斧神工。别具一格的语言抒发,风情格调,飘逸含蓄。交流中的婉转聪慧,智洒淋漓,与世界其它民族相较,无疑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由此影响极其显然。
中国文学的成长史,尽管数经跌宕,然则始终相继,从未中断。诚如遨游于银河上的九大行星,穿越于雾霾云蔼之中,又似轻舟搏海,常呈波浪之势,蔚为壮观。
之所以称祖国文学浩于烟海,实际上中华民族的本身,是伴随着文学的进一步茁壮而获得诸多方面启迪的。
文学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巩固了中华文化的独尊,于是文学作为支撑文化的砥柱,从中焕发活力,逐步推衍,进而构筑千般成就。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相等于中国的文学史,它是全人类文化史的又一继续。显然,中华民族,文学,文化,组成了一个灿烂夺目的、光明的人类大世界。
由于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社会早期的推动,文明的古国也就非我五十六个民族莫属。此前的光辉厉程,虽有圆缺之情,然则终如明珠屹立于东方。
人之广众,善之大家,诚如目前之状,仅就我国的科学家而言,其人数完全超过了一些小国人数的总和。话说回来,中国文学在各民族中相互渗透和交融、繁衍和发展的文学史,早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的区分在于,文化乃指人们生活于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系而言,而文学则是文化体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枝。又如诗词歌赋在文学领域中属于关健的一个部门一样。
中国文学的特点,其优势是:一,普遍性;二,传统性;三,持久性。仅凭上述,中国文学已在高雅之颠。
显而易见,文学必须充实艺术,否则就会干涸尽竭。文学艺术需要贴近民族命运,贴近时代,贴近自已的祖国。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是通过形象来加以体现的。
文学艺术不是安逸,不是享受娱乐,不是作者追求经济有偿便自认艺术,不是作者自败之后的消沉和厌世,更不是虚荣粘身,或认为文多即茂。文学艺术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一份具有相当责任的事业。
中国文学的异彩绽放,是真正的文学家用笔影响社会,唤起人们朝着光明,让人振奋,生机勃勃,以正确的思维续造永不褪色的青春年华,与广大人民的认可同在。
优秀的作品,可以使人开明豁达,情感充沛,由心生爱。上述种种,取决于真正文学艺术家不可缺少之一的良知和文化底蕴。
回顾当今的祖国,其富强几乎超越了任何一个时代。但文学领域似乎难以同步,其表现在庸俗低级的文学读本主要从网络中乘机渗入,同时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市场。
种种不良的非文学倾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同时及时端正思路,不可单纯地认为,只要点击率高就是最好的文学作品。其根本原因是,一些具有文化内涵而年龄偏高的男女人群,不太熟悉网络或较少涉及,且专于网络的,一般是中青年和为数较多的青少年包括在校生。实际情况是为了打发时间,或专于情爱。
此外,劣质的、低级趣味的、不着边际的科幻、言情、儿童读物、刺激思维之类的作品,因为网络快速的原因,无情地贯输着每个思维不同的青少年。由此全凭各人的嗜好欣善若狂。现时劣质文学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混淆了人生观,具有正义思潮的许多中青年只能望洋兴叹。
中国文学领域的这种不良现象,是人们心情浮躁的真实反馈,或许亦是文化底蕴失落的揭示。
作为文学领域,尤其号称文学艺术的大家,一部分人亦急功近利,或老于世故,或无关于我,便作闲人之态,更有者,均以物质利益取代纯粹的文学而自诩其名而名者,已陷淘汰的前夜亦未可知。
中国文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来就不对立,亦不冲突,尚如谈钱易色的举动过于浓烈,必将导致本身文学底气的自灭。有愧于祖国文学而形秽者,始于贪欲,不究自惭何意,忘乎大浪淘沙,人才姗姗而来。试看一个不学而术,以弄权为私,寄名钻营,自套桎梏者,怎么又可步入文学大家之列?
总之,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家,不应为金钱而创作,社会给予的合理报酬应于自然中产生。
自古以来,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逢勃向前推进的,必将诞生于国富民安之时,这便是天经地义的盛世之作。
文学创作的动力,最高境界是国即我家,我为民贵,心生至爱。至爱焕发的光辉,前提是幅射报效自己的国家,幅射应该服务的工农大众。这样,波澜壮阔的文学作品,使人陶醉的动人篇章,就会流芳百世,或問鼎千古。
我独步漓江河畔,极目旖旎,万里晴空,两岸垂柳轻拂,晨光薄云,清水俏然流淌,仿佛一片静谧。浅滩雏鸟娇声,沙鸥未醒,近处青峰,远处更迭,恰与天涯交融。三月的城廓,虽无桃李的媚艳,却有葱郁的树荫,古时的陌越,统称皇土,今日的桂林,碧楼春色,风竹荡漾,台榭苍穹,妙气天成。
北塞雄浑,势如泰山,南乡旖旎,尤有五岭。而桂林的山水,滿江缤纷,落日飞霞,夜月光影,春韵新芽,浑然宫厥。
象鼻山,似点水,意入龙宫,相近两江四湖。独秀峰,紫袍金衣,号九五之位,坐落王城。叠彩山,集四峰、岩、亭、阁、钟之玉带飘逸,横亘市区。伏波山,遏波伏澜,将军持剑,滨临漓江。
上述如苍海点粟,万点金光难描一二。桂林风光,世界闻名。诚愿当代作家,撰文咏诗之君,借李杜之才,承经伦优雅之词,以桂林山水得天独厚挥毫,演绎中华文学于波灡壮阔之中。
历代墨客,挥笔隽秀,奇观异景,维妙维肖的情怀处处可见。俱往文豪,万里徒步,千里踏云,以睹此地山水为幸。今日宾客,三五成群,百队结团,千万复增之数,纷至踏来,以至桂林为荣。南下阳朔,千舟泊江,兴坪古镇,神工夺目,君到不知夜,清水来何方?
春风中的丹橘,并非因为江南的春暖而绿芽芬芳,而是它的天赋禀性极为耐寒。一株小树的禀性,如能渗入到一位诗人,一位作家的灵魂里,或许光芒就会演化成花环。
我似一株沐浴春露的绿枝,受润于此时的寂静,享受着微微的晨风,陶醉在和平昌盛的岁月。
我爱漓江,我爱桂林,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爱滔滔奔入各自岗位的人民。愿我的笔,我的诗,我的论文,能够描绘更好的明天。
写于2018年3月22日
国际诗歌网原创,作者:国际诗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sgxh.com/news/1589.html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