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学高峰论坛专刊] 散文中的乡愁元素II丁 一

[旅游文学高峰论坛专刊] 散文中的乡愁元素II丁 一

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首先要感谢国际诗词协会,给了我一个机会,得以在美丽的天府之国重庆,相互进行文学交流的机会,回议散文论,高手如林,真知灼见,各抒己见,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今天我讲的主题是:

散文中的乡愁元素

丁 一

 

散文之说

散文是让人敬畏的一种文体,散文对于灵魂的解放,十分受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初步形成了欧洲人性格,主导和引领了世界文化艺术潮流六七个世纪了。可我们的散文家们,什么时侯也能形成自己的散文性格呢?散文中的性格又有哪些元素组成?散文性格中的哲学内涵和思想体系又有哪些?如何看待目前散文的发育与成长?我国的一些读者一直有一种误读,即谁定义了散文?是谁改变了散文的气质?是哪些散文名篇绑架了散文,还是哪些散文大家定义了散文的意义?散文的边界在哪里?这个文学观影响着很多写散文的作者。散文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窃以为,散文只是一种文学的形式,和诗歌、散文诗、小说、报告文学等文体一样,有内在自身规律,本体上既渗透也区分。作家们完成一篇找不到灵魂的散文是很容易的,然而,能踏踏实实地写出一篇真正有完整灵魂的散文,却不是简单的脑力劳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如何认真阅读一切有思想和哲学价值的文艺理论书籍,并挤出生活和工作中每一点空余时间,加强自己的文艺理论修养,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散文创作头脑,对于散文作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一位学人说过这样的话:在后现代的碎片化历史境况与总体性危机中,当代中国散文在实验性、前沿性、思想性上的探索,散文文体的智性写作就变得尤为迫切。散文秉持显豁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立场,通过文体观念与思想自觉,将现实历史、文化政治以至哲学思索化入散文的文本之中,在文本中根植知识与精神强度,凝聚成特定的话语形态,将其在散文的内容中加以形式化。以哲学观照生命,以精神辐射万物,是散文最具魅力的艺术呈现。思想、理性、知识等充满智性向度的散文形态,在碎片化的后现代中国以及时代消解主义盛行的当下,以一种真正的介入式写作,透析和解码当代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智性写作不仅意味着表层的知识储备与文化累积,更重要之处在于散文写作中的现实性与未来感,由此生发厚重和深邃的文学表达。不仅如此,从散文的内部而言,智性的叙写有助于矫正当下表述的随性,在文体、语言、意象、章法等方面加以深耕与经营,从而为散文的变革不断提供新的创造性元素。扪心自问,我们的散文作者,在较长期的散文创作过程中,是否理解了这些创作原则?是否也做到深耕与经营?

我所熟悉的台湾诗人余光中认为:“现代散文是讲究弹性、 密度和质料的一种新散文。”弹性,是指散文对于各种文体能够兼容并包融和无间的高度适应能力;密度,是指散文在一定篇幅中满足读者对于美感要求的分量;质料,是指构成散文的字词品质。这三个现代散文的特征,在散文创作中应访得到完美体现,才能称得上是好散文。这10年来,不少写手在“在场主义”的散文写作中,倾向于经营狭隘的民粹,鲜少世界性的认知。现在,又有写手提出“离场主义”的一家之说。但于我而言,什么主义也救不了散文。学术研究的精细化、职业化乃至技术化,让散文越来越走向词语的层面而少了骨头。现在的散文生态,轻德行修养,追外物功利,不能自觉接爱良好的情感教 育,甚至去走那些歪门邪道的近路子,这已成为难以避免的现实,成了散文生产的某种模式,从而形成散文的时尚。散文应是一个作家心灵中丰富的不动产,散可软之,文可实之,心则强之。散文的灵魂也就是这样的灵魂吧。《唐宋八大家文钞》中的散文范式,其中许多经典散文都是不朽的。韩愈《祭十二郎文》、柳宗元《永州八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等,百读不厌。17世纪以来欧美散文异军突起,自我意识、平等精神与自由人道主题的崛起,个性化的笔墨使近世纪不少作家的散文作品问鼎诺奖。波兰的显克维奇、印度的泰戈尔、德国的黑塞、法国的纪德、英国的莱辛……职是之故,大道至简,有必要回到古今中外散文史的研究论著中,先看一看那些散文大家的样子,再去写出首先能被读者珍视的、属于自己语言的真散文。

我曾在近20年前写过一篇《读鸟》,其中写了这样的话:“所有写着或写过文章的人,都或多或少地运用过散文文体,甚至只要有一点文字基础的人,都会写上那么几篇。其实有一些写散文的人,最大的遗憾不是写了什么还没有写什么,也不是文字里没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是还并不完全具备着大鸟对生命那种壮烈的生存态度和情怀,文字背后的良知并不丰厚并不透明,文字的情感与情结真伪难辨,只是用了许多华丽的辞藻无病呻吟的经历和一些形而上的概念,耽搁和埋葬了自己的许多机会,却难以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不知道怎样把要写的东西写出来。当然,写散文,首先还是建立在读书与博学这个基础上,古罗马著名哲学家、作家西塞罗有一句名言:‘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我们的散文元素里,没有这样的脊梁,是要生软骨病的,是站不稳的……如果要问我散文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想一定是大智慧下的朴素与真情。” 咀嚼个人悲欢的散文格局都不会大,要在大智慧中体现大悲情,才能写出撞击人心留得下去的好作品,我想这应该是散文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散文的文字不是散装的文字,它源于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散文家的眼睛总是凝视于事物,并上升为对灵魂的拷问。散文家是情感的生产者,情感的积累与宣泄是无涯的,散文不能也不应该伪装书写的真性实感,散文是灵魂的写作和对灵魂的拷问。20世纪20—30年代,散文出现过灿烂的时期,大家迭出,陈独秀、鲁迅、胡适、周作人、冰心、林语堂、梁实秋、徐志摩、朱自清、沈从文等,继承了我国古典散文的传统笔法基础上,不断吮吸外国散文艺术,为我国现代散文作出很大的艺术贡献。鲁迅先生曾对这一时期的散文现象作出断言:散文取得的成就远在其他文学体裁之上。散文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美学地位。《论语》应该成为是中国人的圣经,读书人的床头都应该放上一册。它告诉了你散文的源码:人怎样才是一个人,怎样活得像个人。优质的散文需要数十种甚至上百种源码的参与,优秀的散文作家必须调动全部的智慧、情感、操守和学养储备,描述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的源码,去解决正确与否,同时也能引领书写的系统。这些关于源码与文学性的理由,一些关于书写人的散文,提供了以上文字的可能性、合理性,抑或因果性、必然性。《史记》《汉书》“唐宋八大家”“桐城派”散文,是大学语文中必需要熟读的,它们不仅部分地复制了历史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也解答了关于生存与人性的一些疑惑。写散文的人应把握散文中这个独特的内在美学逻辑,而散文独特的内在美学逻辑,注定其生命力要用时间来作出检验,才能找寻到散文在古代之所以兴盛的本质规律。而这些散文厚密的源码,必定是打动读者心灵的最动人的歌唱,没有这些汁料的介入,这道散文的美学大菜就很难有滋味。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勰编撰的《文心雕龙》有这样的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散文属于“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文体,其艺术容量有限,散文如何表现本质的社会和生活中的一些“片段”,寻找“典型”的美学能力,去体现散文的情感质量,这是散文作家必需具备的审美经验。散文与哲学和美学乃至宗教一样,是为每个人准备的一道 大菜,唯千曲而后工。真正的散文,并不具备那些政治、娱乐层面上的某种文学功能,它很少具有附庸性和观赏性。其实,自上世纪90年代初,许多散文作者就发生了散文的焦虑症。价值观的变迁,无论在专业或者业余的散文作家群中,参于散文文字的管理,都已捉襟见肘,显出成色不足。什么时候散文才能回归正常的语境和书写系统,去激发和调度生命中大量的情感资源,让散文语言这个舞动的灵魂活起来,去搭建散文文本的世界平台,我们应该知道并懂得,散文除了创新,别无它路可走,这是散文写手们需有勇气去进行深度思考。散文的终极目标,直指人心,这是散文的核心,更是散文写作的核心,写作的疲惫可能会让写作的人失去激情,但作家的学养积淀、知识储备等,才是散文写手们的资质,也是门槛。

乡愁源码

故乡,是乡愁流动的血液。因而乡愁就成了人类内心深处一个难以割舍的话题。故乡的色彩与情结定格了乡愁文字的辨别度,如鲁迅先生的《野草》,无疑是散文最有影响力的一种乡愁范式。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盛唐著名边塞诗人、59岁的王昌龄,辗转回老家途中,途经亳州,竟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名下,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这位“七绝圣手”写过一首《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一首让人瞬间便心底柔软、充满着乡愁的七言绝诗。古代许多描写内容涉及乡愁的诗词与散文,柔肠寸断,百读不厌。先秦《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无名文人所作的五言抒情诗,大多抒写游子、思妇为主题,被后世文人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19首编入《文选》而成。第一首《行行重行行》是汉末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抒写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唐宋时期乡愁的诗词非常多,人称“郊寒岛瘦”的中唐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无论古今中外的人,总是无时不刻地在不断迁徙着,在寻找着自己生存的位置,这个寻找就造成了自己与家乡的距离,自己与亲情友情的距离,这个距离背后就是对家乡和亲人深深的眷恋。因而,乡愁就成了一种情怀,成了宗教、信仰;因而,乡愁就成了家园与家园之间的距离,成为爱、美与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盛唐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其流离失所、动心忍性的乡愁味道,苦水一杯,山号水泣,心摧骨恸,令读者掩卷沉思。盛唐摩诘居士王维一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唱哭多少思乡的游子。那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五绝《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以自然入妙,素朴而典型。晚唐五代后主李煜的词,其亡国后词作对国破人亡的哀婉凄凉、忧愁悲歌不已,《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乡愁之思亡国之痛,在词意中淋漓尽致宣泄着。“千古第一才女”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李清照词压江南,文盖塞北,但晚年夫亡家破,饱经忧患与离乱,如是无助、迷茫与悲恸之心情,写下千古绝唱《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些凄凄惨惨戚戚乡愁如咽的汉字,成了她活在世上的最后价值。可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着这些天籁之音,无不感受到“怎一个愁字了得”审美的要义和人性的无奈。也许,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这些时间深处的不朽,是灵与肉的空前绝后。

生命的密码将故乡的生命文学化,又使得他的文学生命深植于那片厚重的土地。如毕飞宇和汪曾祺的故乡分别是兴化和高邮人,是土地与水和在一起的故乡。毕飞宇和汪曾祺的文学式样,是沉重与灵动融于一炉的文字美学。今年有一篇悼念李叔同的女儿的散文,是书写享年102岁的游子的。今年7月初油子走了。春山油子仙逝在挂满裸体女人油画的老屋,在日本最南端冲绳岛的一处中式四合院内。宅子是母亲卖掉父亲的一幅油画买下的,油画是父亲画的,画中所有的裸体女人都是母亲的肖像。春山游子的母亲叫春山淑子。油子中文谐音“游子”,油子刚出生就成了浪迹天涯的游子。24年前的1996年,她的母亲也是在冲绳老屋去世的,享年106年。1992年,李叔同去世后的第50年,春山淑子将一封家书《致淑子:请吞下这苦酒》,转交给女儿珍藏。“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手抄的《送别》,是李叔同赠给她日本妻子最后的文字,落款“叔同于戊午八月十八日。” 1918年夏天,李叔同削发为僧后,他的日籍妻子春山淑子,历经千辛在杭州虎跑寺找到了出家丈夫。这首感动数代人的《送别》,就是李叔同写给她的永别信。一场抉择,李叔同摆脱尘念,抛弃爱情与亲情,遁入佛门,成为弘一法师。俗世佛途,互成陌路,春山淑子怀抱油子绝望地回到日本。红尘内外两茫茫,70余年来,在孤岛冲绳默默地度过悲情的岁月。1942年10月10日晚上,62岁的弘一法师索来纸笔,书写了“悲欣交集”四字绝笔,交给随侍在侧的妙莲法师,说道:“你在为我助念时,看到我眼里流泪,这不是留恋人间,或者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13日20:00,福建泉州不二祠晚晴室,弘一法师在佛声中吉祥圆寂。那一刻,弘一法师的眼角流出晶莹的泪花。悲欣交集,一代高僧的绝笔,也是弘一法师对春山淑子的致歉。弘一法师曾对淑子说:爱,就是慈悲。散文是有情有意的写作,人性有多丰富,散文就有多丰富。如何构建散文美学的完备体系?李叔同的经历与笔墨,给了“乡愁”散文最美的元素,是宗教界最高形式的乡愁。德国著名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叔本华曾经说过:事物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不是吗?唯有厚重的散文,才能给读者留下厚重的感觉,

生活本来什么样?生活应该什么样?生活可能什么样?改革开放的意义,不仅在形而下的衣食住行改善,更在于形而上的思想解放人性启蒙和精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无锡有位国家一级作家庞培,在我国的散文界很有影响,他写江南的黄酒和别人写的不同,他说:“它(指黄酒)的酒精成分里带有某种中国哲学里特有的顺从、宽厚、无奈和苦难的意识,甚至它的幽默感——以及旧的,已经有点破烂不堪的时间意识……它带上了穷人,尤其是江浙一带穷人眼睛里那种颓废、知天命而又老实的眼神,带上它混浊的泪滴——这种酒的乖僻和人的乖僻在地理上的神秘结合,组成中国文化不解之迷的一部分。” 庞培把江南人对乡愁的爱恨情仇,溶入在黄酒中,对江南黄酒的阐释已到了骨子里头,这无疑成了乡愁另类的文化表达。中国的酒大多很贵族、很士大夫,唯有黄酒是江浙一带农人们所独享,因而很平民、很厚朴、很解穷。孔乙己就是靠着这黄酒活了不少年的,鲁迅走南闯北,总是把《孔乙己》也带在皮箱里,介绍给世界文学。乡愁散文的定义,说不定就是那坛酿了不少年的老陈酒,那种特定意义上的乡愁。它不是“五粮液”,也不是“酒鬼”,它只是很不值钱的自己酿造的土酒,它既神秘又让人情有独钟。

写乡愁的散文基本上离不开这几种写法:即在乡写乡,离乡写乡,还乡写乡。可以举很多子散文作家在这方面的例子。上面所举一些古今中外的例子都不外乎这几种写乡愁的写作形式,或在这几种客观下的情绪反映。现在的一些作家喜欢用手机写作品或用公众号加图片的形式,虽然这种写法来得快,但一个致命弱点是无法长期保存,大多是碎片化的小情调,散文一定要尽量减少修饰,学会节制,学会简化,当然,乡愁散文并不是中国散文的专利,中国的作家如果不能战胜自己的民族自恋情结,就无法深入地追求文学的理想。当前中国散文创作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媒体对文学,尤其对散文的伤害太大。散文是比较宽容的,思想与情感并重、历史与文化齐备的好散文,不只是咀嚼个人悲欢,唯有将时代、民族、百性的悲欣放在心上,沉潜再沉潜,才能写出高级的、长时间存在的东西来,因此,我还是主张用报刊式纸质的书写更好一些。散文应该大气、有气势、有文化分量,这样篇幅就可能比较长。余光中写过一首著名的《乡愁》现代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我曾数去高雄,拜访余光中老先生,在他家中求教品茗,他说《乡愁》就是对大陆的思念,对老家的怀旧,这是人的魂灵,丢掉了根就断了。写散文是赤裸裸地把一个作者的灵魂表现出来,我想,这就是乡愁散文的源码。

把书读烂

所谓读书人,一定是读了不少书的文化人,也一定是经得起折腾的人。文人的传统阅读,主要是阅读历史、文学、哲学或宗教文本,这种阅读属于私人经验,欣赏《诗经》《离骚》《史记》《资治通鉴》还是欣赏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喜欢竹林七贤还是喜欢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还是喜欢唐宋散文八大家,喜欢杜甫还是李白,喜欢李商隐还是喜欢辛弃疾,个人口味而已。读书,是一件很有尊严的事;同时,读书,应该是很有仪式感的。因而读书,最根本的功能也许是帮忙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从感受和发现丰富人性开始。读书的人无须我们仰视,读书的人需要我们去爱,去阅读他的心和他的行为,通过接近并抵达读书本身,使自己也成为一个读书的人。易中天说:读书是谋心。读书是为了遇见一群各种有趣的灵魂,让自己也变成一个有趣的人,然后养一颗洁净的心,做最真的人。现代作家李洱发表在《收获》的长篇小说《应物兄》,涉及到中外典籍500余种,还不包括作家自己虚构的部分。知识点足够密集。不读书的人是缺乏智慧的,上小学时我们就要读许多古诗词,这是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建立语言的美学趣味,这虽是一个不自觉的过程,但在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

人文主义的文化,新文化要取得世界性,首先取决于它的优秀性、开放性、先进性,还有它的互补性。因此,探求之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要用自己的汗水和聪明才智证实自己的能力,并不一帆风顺。《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3次北上找李洱约稿,小说原始版本200万字,13年里写坏了3台电脑。13年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写完心境非常苍凉,提笔时30多岁,完稿成了年过5旬两鬓斑白的老人。”李洱如是说。《应物兄》最终成稿近90万字,书中每个人物都携带着大量细节,既凸显了各自的职业身份和社会角色,也带来了每种类型背后的一套知识体系。李洱将文本里穿插的知识活化为历史、典故,表面上在虚构,但通过对知识的串联,融合铺展出生动深刻的时代图景,当然知识不等同于良知,它们有区别。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就是对话就是探讨,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对未知领域的浓厚兴趣。教育的第一个要素自然也就是读书,读书就是与几千年前的先贤对话,就是与一群超凡脱俗的智者相聚,使平静心总会不由自主地涌动着优越感和幸福感,让尘封在心灵深处的惰性也渐渐活跃起来,经缕缕清风吹拂,夜虫缠绵低吟,慢慢从心底冒出,从干涸的思维中成长起来,像从肥沃的土壤中滋长出来的嫩芽蓬勃生长。

读书是散文写作基础中的基础,散文写作不仅需要有关哲学、美学、历史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储备,还需要具备充分的智性思维和与之对话的能力,需要一种对于复杂性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否则,很难碰触到经典散文的机智、幽默、情感和智慧的核心地带。读书是一件非常苦也非常了不起的事。西安交通大学核校长王树国给2018级研究生致开学典礼辞时说过这样一件事:他的一位朋友的孩子在MBA读研,刚从美国回来,感触很深。他原以为只有中国的孩子读书才那么苦,在美国他的朋友看到孩子的同学后半夜3:00才回来。他问:“你怎么才回家?”这位同学说:“我每天都因这导师都是深夜1:00才找我们开会,一开就是二个小时。”这位导师是“图灵奖”得主,“图灵奖”是信息领域的“诺贝尔奖”第2天导师总是第一个出现在实验室。一个这样后半夜3:00才开完会才回去的老师,第2 天一早比学生到得还早,在实验室又周而复始的工作起来,真正攀登上世界科学顶峰的人,除了自身的聪明才智,更多的是心血和汗水的付出,那怕失败了,摔倒了,也要爬来证明自己是值得社会尊重的人,这才是真正尊重自己的大学问家啊。“自尊,是一切原创思想的源泉和动力,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本真的人,让灵魂变得有趣,让生活变得十分充实。读书,可以让自己好好活着,同时也能帮助别人好好活着。读书,需要真情投入,沉浸书中,才会发觉和书中的事和物如此靠近,灵魂受到感染和震撼。嵇康40岁上了刑场,好友向秀为他写下《思旧赋》,写到他上刑场时,夕阳在天,人影在地。“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大音乐家嵇康是一个美男子,身长八尺,面如冠玉,临刑前,3000太学生集体跪下求教,嵇康弹了一曲《广陵散》后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有人说嵇康死前尚不愿将曲谱留下?嵇康说不是每个人都配听《广陵散》。如果做不到特立独行,艺术、美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

读书的人自带光芒,可以影响和照亮别人。读书丰厚学养,获得信仰的原料,读书的信仰就是对思想的信仰,可以极大地拓展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视野、张扬人性,也是对文明的生活方式最美好的传播,更能帮助人选择过道德的生活,也是对灵魂的自我救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历经几千年的文化陶养,读书已经成为多数读书人的“生活方式”。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美德,修身的首要一条就是读书,读书在于明理。“读书”很早以前就成为中国文化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有关的讨论也就变成中国思想史的一个传统。哲学家对读书的理解,往往不是关注读书的种类,或是读书的方法,而是关注读书的意义。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读书的意义,不仅要从个体的知识需要来理解,更重要的,是把读书作为人类历史性活动的实践来理解,从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来理解。知识与智慧的薪火相传,端赖于书写的文字,于是读书就成为了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文人和作家是不值钱的,然而,历史一次次证明,做文人不是容易得来的事,它需要有骨头。

读书是要有一点野心的。人最伟大的能力就是战胜自己,而战胜自己最强大的武器就是读书,多花些时间去从事那些需要胆量的事情,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不同的书要求不同的读法,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读书习惯,没有固定的模式。如果读中国文化的经典,这里我推荐宋代大儒朱熹的读书诀:“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朱熹把读经典作为修养自己心性的一种活动,读书与修身有着密切关系,修身的首要一条就是读书,读书没有什么需要寒暄的地方,低下头认认真真地读着入迷的书就是了。我们可以不读《红楼梦》,但《红楼梦》依旧红得䊮眼,我们可以不读鲁迅,但鲁迅仍然是能接得下去的话题。当然,光读书并不一定能增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但如果不读书,那么道德的发育程度有限,要达到理性的自觉和明澈,离不开文学野心的那种阅读。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当今社会上的一些贪腐官员便是最好的例证。

理学家朱子讲“格物致知”,“格物”归根结底就是读书。从整体上来讲,朱子学这个庞大的体系,一个基本的背景就是读书或者说学习。朱子的哲学就是为学习的精神、学习的必要性、在学习上下功夫的重要性,做了一个哲学上的论证。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中,从孔子到朱子,其主要基调是强调读书。“读书”和“读书人”在中国文化中很受重视。好的传记作品能对年轻人起到兴起、立志的作用。《论语·为政》中说“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里仁》说“吾道一以贯之”。合格的读者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来说,必不可少。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也是一种责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了读书治学“三境界”。其一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言其读书之艰辛;其二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言其读书之执著;其三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言其读书之收获。一个人,坐拥书城,怀揽书香,身居陋室,读书为乐,岂不快哉!南宋诗人尤袤说,读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知识给予知识分子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靠了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个人正是自己。读书不在于结果而重于过程,不仅为致世实用,更在于滋养个体的灵魂、涵养个体的精神。读书是独立思考的一个代用品,意味着引导他人的思绪,让思想成为知识分子的驼峰。16世纪初的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批驳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体系,可哥白尼百年后,日心体系尚没有舍托勒密而代之。培根、笛卡尔、洛克花了极为缓慢和漫长的时间,开辟自己的领越,牛顿亦复如是。莱布尼茨在与克拉克争论时,对牛顿的地心引力体系报以仇视与轻蔑,牛顿临死时才受到一小部分人青睐,伏尔泰描述其追随者不过20人,牛顿死后20年才在法国得到承认,但达热苏司法官仍不给伏尔泰以阐述牛顿学说的出版权。休谟50岁前无人注意,康德毕生都在写作和研究教学,60岁后方有声名。但丁、莎士比亚、莫扎特、贝多芬有生之年,人们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行走在无常的生命之流是为所欲为,还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之间的取舍,也许就是修行吧,有些东西我们应该了解,唯拥有过,才可放弃。

前不久,前辈学人87岁的于铸梁先生突然来寒舍,送来《临证(同“症”)针度》线装宣印精品书籍两册,该著系于老先父手书遗著,经于老校编后由广陵书社出版。于老20 世纪 50 年代先后毕业于河北“北京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徐州师院“中文系,先后执教过高三语文、历史、生物、绘画(于老书画极好)、俄语、英语等课程,出版过个人作品集近百部,翻译过英、美短篇小说及童话集《爱玩的小熊》。我与于老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他还在江南中学任教,为人十分低调,一生捐过的钱款,占他们夫妇工资总数的50%以上,于老夫妇俩至今青衫布衣,吃素行善,研读经书,我曾数次用随笔的形式写过他的往事,发表在一些报刊。把《临证针度》从头至尾拜读了一遍,非常珍贵的国粹经典。读书是什么?读书就是读书人的一种神韵一个磁场,人的磁场是看不见的,但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是从灵魂散发出来的力量。神韵和磁场就是让身心和整个宇宙融为一体,整个宇宙都在你的心中,因为上帝知道读书人过的是什么日子。读书人散发出来的磁场和氛围很强烈,读书人身上的这种磁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生。同时,每一个人的磁场都有一种释放和吸收的功能。跟一个磁场比较干净的人在一起,他散发出的磁场能把周遭的磁场净化,心灵的磁场会相互影响。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毛姆说: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裁判,养成阅读的习惯受用无穷,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你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开生命中所有的灾难。把书读烂,在这个世上就能站住脚根,就不会被什么事难倒自己。西汉的目录学家刘向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民国初期的著名教育家胡雨人,为了让乡里的农人子女读上书,不惜捐出3000亩良田办义学,胡雨人谢世后,当时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在胡雨人的家乡无锡堰桥村前村,树了一尊等比例的铜像。要知道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除了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以民国灵魂的象征,树立了铜像之外,胡雨人作为教育家为其树立铜像,当时在国内尚无第三人。不读书的人,思想必然不会深刻。作为一个中国人,中文底子没打好的人,思想也不一定会深刻。读书最根本的功能,是帮助我们与人为善,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系统地读一些有质量的纸质的书,做些读书笔记,比如读我国现代哲学家范文澜主编的或者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撰写的《中国通史》,中国五千年前开天辟地三皇五帝至民国,一朝一代,画些表格,填写各朝代重要人物、事件、著作、观点等,还有《世界通史》中人类七千年历史的开端到古两河文明、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文明到西方中世纪文艺革命、近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直到现代世界的重新排列组合,读这些宏大的书,比读快餐式、碎片化、刷存在感的轻学问有质料。文坛荦荤大者,不仅仅给我们带来智慧,更让人获得做人底气,读书最容易抖露自己知识储备的家底,越读就越觉得自己的浅薄,越读就越觉得过去读的书太少。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那是诗意栖居的一种召唤,也是人生幸福的一种见证,中国未来的选择,取决于每一位拥有理性阅读的人们。没有什么比失而复得更高兴的事,读书,就是人性的失而复得。愿在这个时代,在这样的宁静的内心世界和寂静的夜里,做一个一直醒着的人。

没有精神追求的散文是伪散文,伟大的散文,都是那些具有永恒性的作品。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卡夫卡、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亨利·米勒、泰戈尔、海明威、鲁迅、川端康成……都是伟大的作家,他们有学问、有思想、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雅的艺术情调,把文章写得有腔有调。有思想境界和艺术造诣的好散文都是博览群书的结果,三国的丞相诸葛亮,给他的儿子写过一封读书人大多会背出来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仅86字的书信,却是做人的一生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人,要知道自己是无知的。”一些本质的道理,千年不变。先秦《孟子•梁惠王上》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散文、乡愁和读书,都离不开这些教条,这既是当代中国文化精神范畴中不可或缺的方法论,也是为散文或者说文学蓄势、造意与赋能的力量所在,当终身信奉。

 

丁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散文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诗词协会顾问,江南影视艺术学院暨泰国清迈大学教授,学报主编,出版文学作品集30余部,多次获各类文学奖。

 

 

 

国际诗歌网原创,作者:国际诗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sgxh.com/prose/5254.html

9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后发表评论

上一篇

百年回望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诗文大赛征稿通知

下一篇

“重庆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四届文学艺术大赛获奖名单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