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杯”《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寻踪双石屋

作者简介:

周士元,生于1965年,曾在《大众电影》《青年作家》《临沂日报》《沂源文艺》等报刊发表作品。先后有作品入选《中国实力诗人诗选2017》《中国当代真情诗典》《风吹叶落的日子》等。喜欢驴行,到过全国各地许多地方。曾获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称号;荣获首届李清照文学奖。系山东省淄博市散文学会会员、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沂源县作家协会会员、沂源县青年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山东临矿集团卓意公司。


在大山深处的褶皱里有那么几十户人家,他们常年劳作在这大山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乎与世隔绝,也基本与世无争。这就是双石屋村。

3月21日,世界森林日我们参加完了义工群的栽树活动后,时间还早,二么哥提议我们去双石屋看看,同行的驴友小蜗马上符合,我虽然好几天没有像样的睡觉了,也只得随同他们。再说了,小蜗是前一天才去了的,双石屋,双石屋,一定是特别有魅力的,要不小蜗能三天去两次吗。

    我们一行四人(还有小蜗的儿子)一路走走停停,在郑家水库逗留了很久,最终来到了双石屋村。进村的小路蜿蜒曲折,狭窄的厉害,仅能容得下一辆车通行,幸亏么哥技术好,一路曲里拐弯来到了村中间,竟然有一个不错的停车场。停好车,拿上吃的喝的(我是孤身一人来的,只带了两条腿,一张嘴)走走停停,找到了沂源县县委的老办公旧址,这房子其实根本不是房子,就是在一个凹进去的悬崖巨石下面修了个前墙,门楣上面有一块非常非常陈旧的木牌子,虽然油漆已经脱落了,上书“中共沂源县委办公旧址”还清晰可见,从门缝里看进去,里边早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可能是村民们当杂物间用了,有点遗憾。

 错落起伏的村内 还有几棵古树,都标有铭牌,都是列入保护名录的,有一棵已经枯朽了,全凭水泥支撑着,它应该是这个村子里最老的老人了,还在默默地,依依不舍的注视着整个村庄的变迁,让人敬佩。

整个村庄的建筑风格基本还都是老式的 ,石头建筑,古朴感依然存在。就是与河南郭亮村相比也逊色不了多少,而郭亮村早就是闻名遐迩的“中华影视村”了。奇怪的是,村子里很少有人走动,小蜗说她们前一天来时,竟然一个人也没有看见,应该是都外出打工了吧,留下的应该都是老人儿童,见到了一个年轻的妇女在哄孩子,听口音也是博山的了,交谈几句才知道她真的嫁到淄川了,是回娘家来的。她说这里的姑娘们都嫁到外地了,小伙子只有外出打工了。这样再下去几十年这个村子就会成为无人村的,想想就感觉渗然,古朴,传统注定要被淘汰吗。

村民们的主要收入应该是黄烟,山地里多得是黄烟的秸秆,都不高,甚至还没有长成,这里是个纯靠天吃饭的地方,没有雨,种什么也白搭。

村里最显眼的就是新式的烘烟房,全轻钢建成的,差不多几户人家就一座,应该是政府援建的吧。最豪华的也是一处应该是烟草公司的办公处,一排五六间房子,现在都闲着。

沿着村内的小路蜿蜒来到了村后的山上,现在这个季节是满目荒凉,遇到了一对中年夫妇,驾着三轮车可能是拉水的。还遇上了一对老年夫妇在刨地,跟他们聊了几句,他们夫妻的古朴,热情,厚道油然让人顿生亲近感,他们的言行能触动你最敏感,最柔软的神经,由不得你抑制不住的潜然泪下。在当今我们的社会,这样的人已经不多见了。

么哥他们兴致很高,我跟随他们一路逶迤来到了南面的山顶上,在一棵大树下面吃了还算丰盛的午餐,只是遗憾没有酒,小蜗带了一桶饮料,权且代酒吧。吃饭中间过来了一位中年妇女赶着一群羊,给这个荒凉的世界平添了一些活力。听口音她也是博山口音,不奇怪,过去后边这座山就是博山地界了。

       稍微歇息了一下,从南面下来,满眼的风景倒是一样的,虽然凄凉倒也绝美,要是有时间在这里住些日子是再好不过的。不过这里只适合小住,不适合久留,因为跟外界太不方便了。

      可能就是这个缘故吧,村里有几处新建的院落,都是朴实无华的,用竹篱笆当围墙,是专门对外出租的,里面的风格都是一样的,简单朴素,整洁卫生。其中有一处往里一看,是高档的藤椅,巨型的豪华餐桌,更有奢华的瓷器、陈设,一看就是用来聚餐的,也许是接待领导,是供政府部门来开会用的吧。在这个偏远的古朴的小山村里有这么个地方,实在是太显眼了。或许就是这个原因,这一片新开发的乡村旅社都荒废着,根本就没有用过,甚至有的还没有完工就闲置了,应该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呢。
        习大大的反腐力度是不小啊,就连这大山深处的褶皱里的一个小小的山村,也触及到了,哈哈-----
         当然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重要的是他还是中共沂源县委办公旧址啊。

“桂林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二届文学艺术大赛开始啦!

“桂林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二届文学艺术全国大赛旨在激励更多文学创作者,以美学眼光审视祖国大好河山,以真情实感抒情达意,挖掘更多的生态旅游文化、民族文化、美食文化和宗教文化内涵,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附征稿启事(http://www.gjsgxh.com/news/1143.html)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欢迎通过电子邮件投稿,请勿用附件发送稿件,也不要重复投稿,电子投稿后,请不要再寄来纸稿。

投稿请注明详细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微信号,投稿后请关注博海书香公众号:bhsx272580736和国际诗歌网:www.gjsgshxh.com 每天将发表部分入围作品)。

联 系 人:何兰青    李平    李松云    丁红梅     戴三星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18296298816(李松云)

国际诗歌网原创,作者:国际诗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sgxh.com/prose/1480.html

18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后发表评论

上一篇

“桂林杯”《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桂林山水撷英( 组诗)

下一篇

“桂林杯”《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锡林郭勒大草原、赤峰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