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杯”《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纳木措的云

纳木措的

       我走过的山山水水真的不少,但一直没有去过西藏,那个“一生必去一次西藏”的呼声多少有一点点影响到我,后来我去了西藏后,才能领会这个呼声的涵义。八、九月份是进藏的好季节,夏秋之交,多绿意,少风雨,气温适。我准备了一个月后,和朋友踏上了西行之路。我们坐汽车走川藏线,看山高路远,望险阻重重,可能会遇到飞石雪崩,加之高原氧气稀少,这些都给内地的人们一种神奇而又害怕的感觉。其实这里并不是雄浑苍凉,反之是山水相彰,不乏绿郁葱葱。盘山公路仅有几段数十公里的破壁,其它大部分都是平坦的。去川藏高原曾有一大难题是通麦路险,后来通麦大桥修好了,通麦天险解决了。

世界屋脊独一无二,高原是美好的,在这里亲吻太阳,拥抱雪山,欣赏彩虹,净化心灵。 西藏有三大圣湖,分别是羊卓雍措、玛旁雍措、纳木措。“措”是湖的意思,什么是圣湖?它是非常特殊而又美丽的湖,是藏民们心中神圣的、高洁的高原湖泊。圣湖周围大都有挺拔的高山或雪山,它也仰仗神山的伟岸而空灵纯净。神山与圣湖相依相伴,构成了人间仙境。我先后去了羊卓雍措和纳木措,如果说羊湖是翠玉碧潭,纳木措则是蓝海明珠。

纳木措又名“腾格里海”、“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位列西藏三大圣湖之首。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湖”。朝圣者都会来此转山拜湖,来到这里自然心生虔诚,杂念全无,让心灵净化升华。网上常说“一生要去一次西藏”,如果你到了纳木措,你一定会说“到拉萨要去一次纳木措”。纳木措,谐音是“那没错”,我永远记住了“纳木措”。  从拉萨乘汽车三个小时到达纳木措,仿佛进入一个巨大的盆地,一个四周被云环绕的盆地。我们知道人们的情绪最高潮的时候常见表达方式是哭、是下跪的动作,我当时就有这种崇拜的感觉。我站在将近海拔5000米的小山上,俯视纳木措时,没有语言来表达这神奇的、蔚蓝的、童话般的圣湖,只有一句话“跪拜纳木措”。

云是什么?云是气水混合物,云是一个梦,云是虚无,云是佛,云是福,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看法。

内地南方早上一般积云多,中午时气温升高,云渐渐散开,积云变成丝云,丝丝缕缕,便生出无限,诗意便生发了。古人就有诗云:“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我还记得一首叫《夏云》的古诗就是描述夏天的云:“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瞑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风云不可分,风起云涌。纳木措的云不同于内地的云,海拔高度与天的距离大有关系。那云如浪,呼啸而过;那云似钟,悬浮头顶;那云如雪,洁白无瑕;那云似画,千山万水。它浓烈如酒,它豪爽似汉,它缺少江南的温柔,它胜过江北的雄浑。它色补湛蓝,它身拒阳光。我实在无法形容高原的云,纳木措的云低的让你感到压抑和震撼,好像云离你太近了悬浮在头顶,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在内地滚滚的云潮中是难以见到。只有在高原,西藏的纳木措湖等地才能看到这般奇景,这里风是静悄悄的,而云却在起舞翩翩,称她云姑娘,太文绉绉的,应该叫云大妈。纳木措的云给了我的震撼,实在无以捉词,只道一句“天低云重”了之,我被高原的云美翻了。

云好像有很大的两重性,轻柔为淑女,狂暴为彪汉。云白虚空,它有声音、有神情、有姿色,如白衣仙使水袖长抒,聚之散之,时有时无,可以弹一曲“蓝白随想曲”,融化在穹顶之上。当山雨来时,乌云压城城欲摧,此刻云好似一曲贝多芬的“英雄”,引领千军万马征战。

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的解读都是徒劳的。任是语言大师,面对云天也会感到词穷,只好拱手对天说“江郎才尽了”,是啊!蓝天白云最美大概在八月,它胜过文学大师描述的人间四月天。人们常说的梦想在哪里?其实梦在天上,梦在遥远的、美妙的、朦胧的云朵里。

我是云迷,不是车迷、球迷、也不是军情迷。我时常看云天,那宽广的天空之城,让你烦心扫静;故当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望天观云,心胸会开朗,忘却烦恼,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多么曼妙。袖手观云对文人墨客大有好处,变化多端的云,出了无数个题目,考考你的文词修养如何。距离产生美,远观云有色,近看云虚无。与朋友在一起也是这样,保持一定距离,看到都是优点。

我对云情有独钟,风爱云,云喜风。有风云才飘逸绝尘,轻盈升华。我喜欢和风之下的云,那么轻柔、多情、平和,像美丽的姑娘。但不妨碍我喜欢纳木措的云,我多想做一朵云,而且是有重量的云,这样不会被风吹散。我想去浪迹天涯,阅遍银河风景,那是一个永恒的念想。

作者个人简介:

       孙一峰 男,江苏常熟人,业余写作诗歌、小说、散文多篇。曾在地方文艺刊物和网络文学平台发表作品。2015年出版个人散文集《那一片睡莲》。


“桂林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二届文学艺术大赛开始啦!

“桂林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二届文学艺术全国大赛旨在激励更多文学创作者,以美学眼光审视祖国大好河山,以真情实感抒情达意,挖掘更多的生态旅游文化、民族文化、美食文化和宗教文化内涵,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附征稿启事(http://www.gjsgxh.com/news/1143.html)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欢迎通过电子邮件投稿,请勿用附件发送稿件,也不要重复投稿,电子投稿后,请不要再寄来纸稿。

投稿请注明详细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微信号,投稿后请关注博海书香公众号:bhsx272580736和国际诗歌网:www.gjsgshxh.com 每天将发表部分入围作品)。

联 系 人:何兰青    李平    李松云    丁红梅     戴三星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18296298816(李松云)

国际诗歌网原创,作者:国际诗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sgxh.com/prose/1398.html

23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后发表评论

上一篇

赵宏\咏桂林(组诗)

下一篇

“桂林杯”《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组诗(四首)——赵立明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