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月祭》——序II戴三星

长篇小说《月祭》——序II戴三星

戴三星

 

陈孝国(笔名:小果)的长篇小说《月祭》终于要面世了,拿着他这部厚厚的长篇小说,我是感慨颇多:好几年前,我就知道陈孝国写了一部反映农村改革生活的长篇小说,因为工作和经济的原因,迟迟不能出版。后来又得知有人盗用他的作品,我先是大吃一惊,随后我安慰陈孝国说,有人盗用你的作品,证明你的作品有价值,要赶快把他出版吧。但我知道陈孝国是个大忙人,既要搞教学,又要搞管理,还要写论文,写诗词。——前几年他的《灵武诗草》出版前,我认真地拜读过,并给他写过序。这些年因为他忙于教学管理,没有时间创作,但不等于他放弃了文学创作,有创新意识的人总是不甘寂寞的。陈孝国要我为他的这部作品写点东西,我不想对作品本身分析,想谈点对作者创作历程的感悟。

古人说:“文以载道。”语文教师不仅只是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做人的道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除了应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懂得多方面的知识。现代社会需要我们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语文老师没有一桶水,怎么可能给学生一碗水?怎么可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从陈孝国的小说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素质全面的语文教师,不仅会教学,而且会多方面的写作,古典诗词、对联、散文、小说、论文、甚至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诔文、悼词、民歌等等,他都能来一手,且都来源于生活,与教学也有着密切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陈孝国是真正理解了《语文学习》上的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创新,教师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实现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成长。

我与陈孝国是大学的同学,参加工作后,也经常联系,对他是了解的。他从教二十多年来,工作奉行一个基本原则:干一行就得爱一行,干好一行。他当了八年语文教研组长,把语文组建设成了学校的龙头学科,在全校的高考教学质量中,语文组一直居于首位,他个人就获得五次市高考质量奖,语文单科成绩达到138分,他校至今没有人超越。担任七年教科室主任,负责学校的教科研管理工作,学校的课题研究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有二十多个国家省市级课题;他负责的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获得国家级综合成果一等奖,科研工作成为学校的特色和亮点。带了两届年级组长,高考取得了两次历史性的突破。他还发起开创了学校的《山魂》文学社,从油印到胶印,已出刊物25期。辅导学生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一百四十多篇,获得国家、省市以上各类作文竞赛奖励九十多人次。从教二十多年来,工作之外,他的业余时间多数是在研究教育教学,其次是搞文学创作。他先后获得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荣誉称号,中国民族文艺家协会授予他“中国民族文艺奠基人”荣誉称号。获得宜昌市优质课二等奖,全国录象课一等奖。有三十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在省市国家级专业刊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八十多篇。同时他还发表中短篇小说二十多万字,发表古体诗词四百多首。出版专著、主编、参编各类著作十余部。

陈孝国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我以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动力:一是学校、教育局、政府等各级领导对他的培养、关心和帮助,为他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他也没有辜负对他的期望,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二是他的四年艰苦农村生活,这是很多教师所没有的,这也是他的宝贵财富。因为有了这四年的艰苦磨炼,他才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为他后来参加教育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他的创作提供素材,也因此,才有这部《月祭》的诞生。

我是读文科的,对文学还不陌生,在当代文学的中国山区农村文学中,直面当代人生,解剖山区农村农耕文化的发展史,解剖山区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作品不是很多,尤其在我县更是罕见的。即便有一些反映大山区农民生活的作品,多半是打擦边球,这倒不是作者有意为之,而是力不从心,也就是说当代文学的作者群中,几乎都是读书出身的小知识分子弄文学,有着丰富的工农业生活经验的人又不会弄文学,不像蒋子龙是工人出身,高晓声是农民出身一样,对工人、农民生活有深切的理解和感情,又有丰富的创作根基,所以能正面写出工农业生活。而《月祭》的作者是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和体会的,对农民有深刻的感情,又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因而他从正面描写兴山的农民生活,描写野蛮与文明的碰撞产生的灿烂火花,反映改革开放时代我县新一代农民在大动荡时代的觉醒和崛起,从更深层次反映了我县的社会变化,这在我县的确是少见的。

他们学校正在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对教师队伍建设更加严格,要求我校教师培养终身读书的好习惯,人人争做读书人,师生诵读古体诗词,阅读经典名著,提高人文素养已成风气。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孝国的新著《月祭》的出版,既是作者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教学实践、身体力行的具体体现。也是作者实践兴山一中人文教育工程的智慧结晶。学校需要这样的老师,社会需要这样的老师。

陈孝国是学科带头人,我坚信,《月祭》的出版,对于推动我校的阅读和写作,对推动我校的文化建设,全面落实人文教育工程,都将大有裨益。

 

国际诗词协会秘书长  戴 三星

 

 

国际诗歌网原创,作者:国际诗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sgxh.com/news/4190.html

4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后发表评论

上一篇

英雄城II黄芸芸

下一篇

向新型冠状病毒开战II周文广(广东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